门铃的意思、门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门铃的解释[jingle bell;door bell] 安装在门上的铃,室内人可闻声开门
详细解释安装在门内的铃。铃键在门外,用来从门外唤人开门。近现代通常装置的是电铃。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巴金 《静夜的悲剧》:“她伸出那只戴着漂亮手套的手去拉门铃。”
词语分解门的解释 门 (門) é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铃的解释 铃 (鈴) í 用金属做成的响器,形式不一:铃铛。铃钹。铃铎。按铃。电铃。车铃。 像铃的东西:哑铃。棉铃。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门铃是安装在门户上,供来访者按压或触碰以发出声响提示主人的装置。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声音信号实现内外人员的沟通联络。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演变及现代应用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础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门铃(mén líng):安装在门上的铃,门外的人用手按动或触碰时,铃会发声,通知屋内的人开门。
该定义明确其核心属性为:
安装位置:固定于门户;
触发方式:由访客主动操作(按压/触碰);
功能目的:通过铃声传递来访信号。
二、历史演变与词源
“门铃”一词由“门”与“铃”复合构成:
“门”:象形字,本义为建筑出入口,《说文解字》释为“闻也,从二户,象形”;
“铃”:金属响器,《广韵》注“铃,似钟而小”,古代多用于警示或宣告。
早期门铃多为机械式铃铛(如拉绳铃),20世纪后随着电子技术发展,逐步演变为电铃、电子音乐铃及无线智能门铃。该词最早见于清代文献《儿女英雄传》,印证其作为生活器具的普及性。
三、现代应用与技术分类
当代门铃系统按技术原理可分为三类:
有线电子门铃:通过电路触发蜂鸣器发声;
无线门铃:采用射频信号传输,主机与按钮分离安装;
智能可视门铃:集成摄像头、对讲功能,支持远程手机通知(如人脸识别警报)。
根据《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0034-2013),门铃系统需符合声压级标准(室内≥60dB)及防水等级要求(户外按钮IP54以上)。
权威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0034-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电子信息术语库:http://www.termonline.cn(检索词:门铃)
网络扩展解释门铃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门铃是安装在门上的装置,用于通过声音提示室内人员有访客到来。其核心功能是“示警”,即通过铃声传递门外有人需要开门的信号。现代门铃多为电铃,而传统形式包括拉绳铃铛。
二、历史演变
古代形式:中国古时大户人家使用门环叩击门钉发声,作为门铃的替代品。
近代发展:唐代文献已记载“门铃”一词(如张籍诗句“无吏挽门铃”),早期通过绳索机械拉响。
现代技术:19世纪后电铃普及,当代衍生出无线门铃、可视门铃等智能类型。
三、类型与原理
有线电铃:需布线连接按钮与发声器。
无线门铃:通过无线电信号触发,安装便捷。
能量捕获门铃:按压按钮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无需电池。
四、文化意象
在文学中常作为“访客到来”的象征(如巴金作品描述),承载人际互动的隐喻。
以上内容综合了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完整信息可通过原始网页查看。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盛拔营奔讣鄙食不齿不知自爱朝士楚狂子大口担负赕钱掉缭东岱繁漫胏石垓心垢面蓬头观察员逛窑子旱暵鸿飞雪爪洪衇华侈华烛渐泽集部接管诘蹶鸡竿极巧局念老衣列车长粝米吝色庐园麦耞凝淀弄辞杷柄盘石宗辟历平板电脑谦褊扦剔轻脃秋卷赇讬确斗人称代词篛笠食盖十三环金带天顶吐槽望湖楼唯独五短三粗相继向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