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当然是国防工程,但人们对长城有很多误解。
长城最主要的意义是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可是熟悉历史的都知道,长城从来没有真正挡住过游牧民族的南下。长城万里,游牧民族只要集中攻破一点就可以进关,历史上也不乏“毁墙而入”的记载,那耗费大量人力的长城是为了什么呢?
尤其在这样的地方,崇山峻岭,就算没有长城,游牧民族的骑兵也不可能冲进来,那在这里修长城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里就要提到长城最主要的作用了——经济封锁。
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鲜卑女真还是蒙古鞑靼,都是游牧民族,相比于中原王朝来说,生产力是十分落后的。无论是丝绸瓷器,还是铁器粮食,或者茶叶家具,那是一穷二白,啥也没有。极度依赖中原王朝,那么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1.贸易2.打仗。
而由于少数民族的尚武传统和马匹的充裕程度,中原王朝在战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所以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打仗是更合适的选择。
但是有了长城,打仗变的困难多了。长城上几十万上百万的边防军让骑兵无法来去自如,于是游牧民族想到了第二条路——贸易。
展开全文
可是贸易固然好,和谁贸易?
中国从来不缺逐利的商人,如果开放边境,毫无疑问,中原的物资会疯狂的向草原倾销,吃饱穿暖拿着钢铁兵器的骑兵一旦南下,那会比之前的战争更可怕。明末明朝和后金打的势不两立,依然有山西商人向后金走私武器,开放边境的情况可想而知。
而长城隔断了走私的可能性,八达岭上的长城防的不是八旗铁骑,防的是跋山涉水的商人。长城在,与游牧民族的贸易完全掐在朝廷手里,朝廷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如臂使指。各种税率,贸易物品,交易方法额度,完全由中原王朝定夺。
这才是长城对游牧民族最有杀伤力的一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